西北工业大学

报刊:《西北工大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榜样力量

    摘要:编者按身边榜样可学可做,精神力量可追可及。近年来,西北工业大学每年通过发现、选树、宣传优秀模范班级、学生标兵,教育引导青年学子学思践悟、比学赶超,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

  • 材料学院博士生、担任 4 个 SCI 期刊审稿人、累计获国家奖学金等 7 项......

    摘要:他瞄准材料领域前沿技术研究,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11篇,参与千万级/百万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获国家奖学金及一等、专项奖学金7次,累计十余万元...

  • 余佳洁:从“差一名”到“第一名”

    摘要:一年时间,他以第一作者或学生一作身份发表或在审多篇SCI论文,申请并公开多项专利;以团队负责人或核心成员身份获得国-省-校级各类科创竞赛奖励共10项;获得年度综合测评满分,...

  • 西工大与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

    摘要:本报讯(余鹏)2月24日下午,西北工业大学与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唐磊、副所长庞宝忠,学校党委副书记万小朋等出席在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举...

  • 西工大 1 名校友入选、1 位职工提名,他们是“大国工匠”!

    摘要:(图片:央视网)近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在江苏省南京市揭晓评选结果。我校校友、机电学院兼职教师何小虎入选“大...

放大 缩小 默认

余佳洁:从“差一名”到“第一名”

   期次:第955期      查看:53   

一年时间,他以第一作者或学生一作身份发表或在审多篇SCI论文,申请并公开多项专利;以团队负责人或核心成员身份获得国-省-校级各类科创竞赛奖励共10项;获得年度综合测评满分,学业综合测评位列专业第一。他就是2021-2022学年优秀研究生标兵,2021级航天学院硕士研究生———余佳洁。

从“差一名”到“第一名”

2020年9月,航天学院保研结果正式出炉,余佳洁以一名之差错失保研资格。在经历了短暂的消沉后,他便迅速投入考研的复习备考,并成功考至西工大航天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很感谢保研失利后认真备考的那三个月,规律且充实的考研生活,让我更加懂得了要珍惜学习的时光,有价值地过好每一天。”得益于考研时培养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余佳洁很快便适应了研究生的节奏,学习、看论文、做实验,几乎填满了他全部生活。

“其实在本科毕设中就接触到了无人机,当时就偷偷地把实验室的(无人机)拿来飞,所以自然而然地就选了无人机规划与决策作为我的研究方向。”余佳洁笑着说。

刚进实验室,因为还不熟悉无人机的基本架构和操控,余佳洁对实验中出现的碰撞、失控等各类突发情况,感到了手足无措。甚至,在一次调试中无人机出现了定位漂移的问题,从学院四号楼楼底失控直冲天空,最后坠落在其它楼宇的楼顶雨棚。这让他十分沮丧。团队指导老师张通看出了他的焦急与沮丧,要求他先打好基础,磨练技术,再继续做研究。

此后,余佳洁化身“拧螺丝专业户”,把无人机的每一个零件拆分、拼接、反复调试,他常常十次实验九次失利,最后甚至无人机桨叶高速旋转破空的声音响起就能让他目眩头晕。但是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坚定了他不断尝试、不断进步的决心。一年过去,根据实验情况,他以第一作者或学生一作身份在机器人领域期刊RA-L、RAS、IJARS等发表或在审4篇论文,申请并公开4项专利。

余佳洁坚信,一名合格的研究者,首先要是一名合格的工程师,磨炼过硬的技术,具有埋头苦干的“螺丝钉”精神。在2022年度,他综合测评满分、学分绩专业第一,完成了从“差一名”到“第一名”的蜕变。

“不止会做,还想会讲”

大二开始,余佳洁就在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担任学生助管,积极发挥自身特长,为讲好西工大故事贡献力量。

四年间,他在官微见证了一批又一批工大学子从四面八方来,到五湖四海去;制作了数篇推文,参与设计的PPT模板、微信红包定制封面等深受师生喜爱。“学生助管的任职经历让我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优秀的师生校友,他们的学术造诣、报国情怀让我深受触动,我希望能不止会做,还想会讲,让更多人一起了解并领悟到西工大精神的内涵与魅力。”

2021年临近跨年之际,为了鼓舞师生、家长,余佳洁和“大飞机·大梦想”团队的小伙伴在指导老师张曦老师的带领下,在云端策划了一场“相约长安花”抗击疫情线上公益演唱会。他作为执行导演,仅用5天的准备时间,就组织起长达163分钟的来自毕业校友、在校师生、退休教职工的精彩节目,吸引了7000余位师生、家长在线观看。

假期中,余佳洁也和所有年轻人一样,热衷于观看各类演出。在西音陕剧、在星球工厂、在果核大华,从HIP-HOP到摇滚,从乐队到乐团,从音乐节到LiveHouse。“从热爱中汲取力量,平衡好学习与娱乐,生活才会多姿多彩。”余佳洁说。

从“单机飞行”到“协同共进”

余佳洁积极投入到实验室建设之中,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对自己的科研道路初窥门径。“就像集群相比单机效率更高也更稳定,团队永远是个人最坚实的后盾。我们教研室氛围特别好,指导老师也很年轻,对我们既像朋友,又像弟弟。尉建利老师、张通老师经常鼓励我‘想做就做’,带着我们一起参加比赛、外出交流增长见识、设计制作产品。”

余佳洁还多次作为负责人或主要参与人参加了全国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智能无人系统应用挑战赛、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省互联网+、挑战杯等,取得各类奖项10余项。

“单机飞行”可能孤独,“协同共进”将有更多坦途。“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张通老师,以及实验室和我一起‘修飞机’的师兄师弟。也欢迎对无人机感兴趣的将要继续读研的同学和我们实验室联系,加入我们这个大家庭”余佳洁笑着说。

初见余佳洁,他坐在教室的角落,圆圆的脸庞稚气未脱,微微前倾看着前方笑闹的同学,显得阳光、温和,但有些不善言辞。随后五年,因他加入了大学生传媒创新基地的缘故,我们也会交流些学习、科研与老师、同学们相处的近况,但往往以我的单向说教结束。直到去年11月23日优秀学生标兵答辩,看着他真诚自信地面对评委与观众,生机勃勃地讲述着对无人机的梦想、对科研的热爱、对生活的体验,我们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在这五年,他已将每一天的进步、每一点的成长,都连成了一条通往未来的路,会有曲折、更会有峰回路转。

正如余佳洁所说,“这一年,不简单;下一年,更精彩。”(潘子祺 施薇)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北工业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3210次访问,全刊已有2583206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