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

报刊:《西北工大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编 者 按

    摘要:———数学建模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学以致用的平台。通过数学建模,我们可以使用平常所学习到的数学思维、数学知识、数学工具,针对现实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求解。———数学建模为我们提供了...

  • 西工大举办2014交叉学科数学建模学生论坛

    摘要:本报讯(朱斌)5月31日上午,由西北工业大学学生举办的2014交叉学科数学建模学生论坛在西北工业大学开幕,国内数学界专家和国内8所高校的大学生共200多名代表参加这次为期两...

  • 为了人类心智的荣耀

    摘要: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本次大会主席舒毅潇。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交叉学科数学建模学生论坛组委会以及交叉学科数学建模研究会对各位教授、同学,以及领导...

  • 追寻交叉学科数学建模的真谛

    摘要:各位专家、各位嘉宾、各位代表:我是本次论坛的秘书,也是本次学生论坛发起和组织者之一孙林,来自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硕士二年级。为期一天半的2014交叉学科数学建模学生论坛在...

  • 西工大首届“交叉学科数学建模学生论坛”凸现五大亮点

    摘要:由西北工业大学学生举办的首届“交叉学科数学建模学生论坛”日前圆满落幕。之前,COMAP执行主席SolomonGarfunkel博士为学生论坛的举办发来了贺信。来自复旦大学、...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工大首届“交叉学科数学建模学生论坛”凸现五大亮点

   期次:第813期   作者:□本报记者 吴秀青   查看:29   






  由西北工业大学学生举办的首届“交叉学科数学建模学生论坛”日前圆满落幕。之前,COMAP执行主席SolomonGarfunkel博士为学生论坛的举办发来了贺信。来自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国内6所高校的11位数学专家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空军工程大学等23所高校的200多名学生代表齐聚西工大,参加了为期两天的以学生的数学学习和科研中的数学问题为主题的学术交流活动。在会后召开的座谈会上,与会学生深有感触地说,“本次学生论坛形式首开先河、内容别开生面、交流精彩纷呈,呈现的五大亮点凸显了西工大数学建模文化特色”;与会专家称赞说,“西工大学生举办的交叉学科数学建模学生论坛模式,值得向全国推广”。五大创新亮点凸显西工大数学建模文化特色“以数学建模竞赛为核心而蔚然形成的数模文化,早已成为西工大的一道风景,并因这道风景的盛大壮观、与众不同而享誉国内、蜚声国际。这次由西工大学生自主发起组织举办的‘交叉学科数学建模学生论坛’就是西工大独特的数模文化的一个体现。”西工大副校长万小朋指出,此次会议以学生为主体,探讨交叉学科的数学建模方法,是现代数学创新教育的有益尝试。
  来自西工大材料学院、航天学院、机电学院的朱斌(大四)、孙林(研二)、李仲谋(研一)、虞天晔(大三)、舒毅潇(研一),均系西工大学生交叉学科数学建模研究会会员。他们是一个热爱数学建模、热心学术的学生团体,皆有多年的数学建模竞赛经历,并屡次获得优秀或优异成绩(从全国数模竞赛一等奖到国际数模竞赛特等奖)。———他们就是发起和推动本次学生论坛的五位核心成员。
  “西工大学生交叉学科数学建模研究会是一个旨在推动数学建模发展,探索交叉学科建模方法的学生研究组织。在学校的支持下,研究会发起和组织了本次‘交叉学科数学建模学生论坛’。”论坛主席舒毅潇说,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老师、优秀获奖者和广大热爱数学热爱数模的同学们可以一同坐在这里,一起探讨各级数学建模竞赛、分享竞赛经验、探索交叉学科领域前沿问题。
  论坛组委会主要成员兼论坛秘书、论坛主持人朱斌告诉记者,“开展本次学生论坛,希望达到两个目的。其一,为广大本科生、研究生了解科学研究、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对于本科生,主要是通过数学建模接触科研、认识科研;对于研究生,主要以学术科研中的问题进行相互交流。其二,促进工大学子保守的、闭门造车式的、‘小农’学术思想的革新。”
  本次论坛囊括五大部分内容:专家学术报告、学生学术报告、专家点评、赛题讲评及专家和学生嘉宾座谈,其间区分本科生分论坛、研究生分论坛,设有全国竞赛专场、MCM/ICM专场、研究生竞赛专场、交叉学科建模专场。“本次论坛以数学建模竞赛赛题讨论、数学建模竞赛创新方法以及交叉学科数学建模方法研究为核心,旨在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促进交叉学科建模方法的研究探索、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论坛组委会主要成员兼论坛秘书孙林介绍说。
  论坛组委会主要成员虞天晔欣喜地告诉记者,“在本次论坛中,我们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与会代表积极地交流、讨论、学习。对此,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因为这一切正一步步地向着我们的初衷迈进。”
  论坛组委会主要成员李仲谋介绍说,与会学生嘉宾一致认为,本次论坛形式多样、交流充分、收获良多,论坛创新呈现的五大亮点凸显了西工大数学建模文化的特色———亮点一:开创性地实现了学生自发组织、自主参与的学术研讨。其中,学生和专家的报告比例为3:1,学生讲赛题,老师点评,赛题讨论占四分之三,交叉学科建模研讨占四分之一,全程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唱主角,让学生真切感受和认识到数学建模的魅力、数学建模的思维路径及数学建模在工程领域的重要价值。
  亮点二:突破竞赛思想屏障,实现从竞赛到真正的研究。经历本次论坛的探讨与交流,让与会学生进一步明白,“数学是描述这个世界的语言”,“当我们能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它的时候,其实就是一个数学建模的过程”,“数学建模是科研的雏形,当人们运用数学模型来解决工程问题时,就进入科学研究”。
  亮点三:学生参与命题的创新做法。西工大每年向全校师生和社会公开征题,有很多大学生和研究生积极为校数模竞赛提供赛题。近三年,西工大校内数模竞赛的6道题目中就有5道是西工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命题的,其中朱斌的命题被选中4道,舒毅潇的命题被选中1道。———这是西工大的独特之处。
  亮点四:问题征解的创新形式。本次论坛专家报告中,西北工业大学李玉龙教授和刘佩进教授与学生们进行了交叉学科建模的探讨,并提到工程上的一些数学问题,希望通过数学建模发布出去。两位专家教授以问题征解的形式提出亟待解决的工程问题,给与会学生以很大的触动。
  亮点五:促进大学数学教育改革,传承数模团队文化,营造学术交流氛围。数学建模竞赛是现代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数学建模是拓展提升现代数学创新教育的最佳路径,而此次会议以学生为主体,探讨交叉学科的数学建模方法,正是现代数学创新教育的重要尝试。
  “西工大交叉学科数学建模学生论坛模式值得向全国推广”
  数学建模竞赛作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学科竞赛,具有广泛的参与度与受众面。作为“兴趣带动数学学习,问题驱动数学研究”的直接方法,数学建模激发了学生对数学以及科学研究的热情,构架了交叉学科学生学术交流的桥梁,营造了学生之间学术交流的氛围。而目前关于竞赛的后续研究和探讨甚少,尤其是缺少以学生为主的研讨平台。
  “西工大学生举办的首届交叉学科数学建模学生论坛,正好填补了这样的空白。西工大交叉学科数学建模学生论坛模式,值得向全国推广。”来自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国内6所高校的11位数学专家给予论坛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
  西工大校内数模竞赛每年有5000余名学生踊跃参加,并创造了国际数模竞赛最高奖“三连冠”的辉煌。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发起人、北京理工大学叶其孝教授等与会专家特别希望本届学生论坛组委会认真总结西工大的经验,向全国各个赛区推广;撰写学术报告,参加全国数学建模数学与应用会议乃至数学建模教学与应用国际会议ICTMA、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交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5月31日下午,空军工程大学陈永安、西北工业大学朱斌先后作了《我的数学建模思维———大学生与数学建模》、《学生参与数模竞赛命题报告》的报告,这两场学生报告持续将近一个小时,其间与会专家一直在用相机或手机拍照。报告刚结束,复旦大学谭永基教授等便跑到台上询问主持人,有没有报告的录像,“我想把这两个报告(视频)向全国推广。”
  会后,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发起人及组织者、东南大学朱道元教授发短信说“研究生参与命题请考虑”,要求西工大的研究生向他推荐题目(以往都是专家来推荐题目)。
  “本次论坛顾问、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叶正麟教授说我们五个人是真正的领袖,评价确实是有点高了,但我个人觉得我们五个人的确是办了一件了不起的事、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孙林不无自豪地说。“专家一致的意见:就是让我们把这种形式的活动继续办下去,从小范围推广到一个赛区到全国乃至国际。这不仅是一种建议,也是一种鼓励和使命。”
  “我全程参加了论坛活动,让我认识了多位国内知名的数学专家、评卷老师、数模带队教练、各级数学建模竞赛最高奖获得者,他们对问题求解的缜密思维、追求知识和真理的精神,深深触动了我。”学生嘉宾兼大会报告人李炳华激动地说,“参会打开了视野,开拓了思维,让我从竞赛中跳出来,使我的认识由先前单纯的数模竞赛上升到科学研究。”
  回眸论坛筹备过程中的苦辣酸甜,孙林感慨地说,“当我回首从论坛的初始架构,到现在的具体实施,我也可以用数学建模来形容这一过程。我们把论坛这一模型,从最原始的想法构思的搭建,到后来的愈发丰满,直至最后对细节的不断完善,这不正是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建模、求解的过程吗?当论坛结束后,撰写总结报告,不正是后续的模型评价吗?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经验还不够丰富,我们的模型还不够成熟,模型的细节也不够完善,还有很多不足亟待我们总结、反思。”
  “本次论坛仅仅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专家对我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很多,后期还有一系列的工作需要谋划,比如,年度的学术论坛和日常学术沙龙两种形式如何制度化和经常化,如何持续地把‘交叉学科数学建模学生论坛’做大做强,如何逐渐完成学校数模队伍传承上的对接融合等。”展望未来,朱斌充满期待地说。
  “此次论坛得到了西北工业大学陈小筑书记、汪劲松校长,以及学校研究生院、教务处、学生处、党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全国大学生竞赛组委会、美国大学生竞赛(MCM/ICM)主办方COMAP、研究生竞赛组委会以及国内数学建模专家、交叉学科专家对此次论坛提供了很大帮助和支持。”对此,本届学生论坛组委会的五位核心成员深表感谢!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北工业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2599次访问,全刊已有2573006次访问